7月15日至18日,我们“若水计划”博士团由鲁春辉院长带队赴黄河流域开展社会实践,通过一线调研、技术交流与水利工程探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治理黄河的不易,也为我国智慧水利的发展深感自豪。
走进水文一线,洞察水情脉动
博士团聚焦黄河监测治理与防洪调度等核心任务,积极深入一线开展研学。在黄委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小浪底水文站,通过一系列学术座谈和参观走访,博士团深入了解了黄委水文局及各水文站在流域治理、防汛测报与情报预报等方面的核心职责与技术成果,参观黄河流域水情数据中心、水位观测井、泥沙分析实验室等,了解到超声波测深仪、遥感设备、无人船等先进仪器的应用成效。与校友深度访谈后,同学们还了解到基层水文人从科研到工程一线的成长全过程,以及基层测站运行、花园口前沿指挥、防汛值守等一线工作日常。
|
|
|
|
探寻国之重器,感悟大国智慧
为深入学习新时代水利工程的科技成就,博士团成员走进小浪底水利枢纽,近距离感受这个集防洪、减淤、供水、发电于一体的“国之重器”。成员们先后参观了展厅、大坝和小浪底数字孪生中心,了解了小浪底在调节黄河径流、削减下游洪峰、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小浪底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模型分析,实现对工程运行的智能监控与科学调度,让博士团深刻体会到智慧水利在保障流域安全与提升管理效率中的战略意义。之后,博士团还参观了“模型黄河”试验基地和黄河博物馆,更直观感受黄河治理的复杂与不易,坚定了同学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
|
|
|
|
调研行业单位,链接学术与实践
为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博士团成员走进黄委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调研学习。在黄河设计院的历史展览馆,同学们系统了解了黄河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设计院在智慧水利、防洪工程、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设计院工作的校友们分享了从科研探索到工程落地的成长历程,多位专家分享了其在水文技术创新、模型研究和水沙调度方面的研究。这些调研和交流不仅拓宽了博士团成员的学术视野,也让博士团成员深刻理解了工程科技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他们未来的科研道路指明了方向。
|
|
|
|
“若水计划”博士团黄河行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黄河治理一线的深入探访,更是一场青春与梦想的碰撞。通过走进水文一线、探寻国之重器、调研行业单位,博士团成员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深刻体会到了新时代青年科研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将继续秉承校训和若水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水利事业中,为实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